魔改《紫川》口碑崩塌?都是思維固化惹的禍,深度改編也能很好看 -
2月底,由楊旭文 、劉宇寧 與張銘恩 聯手主演的“古裝大戲”《紫川》上映了。
上映后,迅速引起了觀眾的爭議與原著黨的“抗議”,有人直言:這部戲,就應該下架。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呼聲”,其主要原因是“原著黨”觀眾覺得:劉宇寧的劇版《紫川》,魔改的太多了,絲毫不尊重原著。
原來,原著的《紫川》核心劇情線是以“西方玄幻”為主題的,輔助了一些東方的熱血與情緒在其中,帶有西玄的夢幻與東方的精神,故而《紫川》當年非常的受歡迎。
但不知是為了迎合國內的觀眾,還是為了應付驗收,劇版的《紫川》直接架空了背景,從“西方玄幻”世界變成了東方古裝世界,這樣的世界背景的更改,可謂直接將《紫川》的魅力全都消磨了。
可《紫川》,真的如那些“原著黨觀眾”所處的:一無是處嗎?
答案當然是否認的。
劇版的《紫川》的的確確因世界背景的魔改,導致了劇情上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空檔”,尤其是前邊幾集的時候,大有“莫名其妙”的感覺。
可實際上,只要渡過了前期的“世界觀”的模糊不清,后續的劇情就非常的精彩了。
首當其沖的,就是這部戲的“權謀”部分劇情,非常的具有深度,單論權謀的精彩度,完全可以媲美昔日的爆款神劇《瑯琊榜》。
更別提劇版《紫川》的選角,非常的到位了。
在原著中,劉宇寧的角色帝林,本就是風度翩翩的美男子,劉宇寧的顏值本就不差,且五官非常的俊逸,再加上劉宇寧的身高非常的高,綜合疊加過后,劉宇寧的帝林,真的非常的貼切原著。
而“光明三杰”中的其余兩位,由楊旭文主演的紫川秀以及張銘恩主演的斯毅林,也各自具有自己的特色。
與此同時,《紫川·光明三杰》的劇情非常的具有高燃性。
原本《紫川》這部小說講述的就是“紫川家族的奮斗熱血往事”,將這些故事搬上大熒幕后,在權謀的背后,還有著家國情懷與高燃戰爭場面。
一般的古裝戲,要么是以“古言”為主,要么是像《慶余年》那樣,權謀中帶有“主角”的“崛起”。
而《紫川·光明三杰》,顯然相比于過往的那些古裝,要更加的具有細膩化的劇情,也有著一定程度上的高燃,可謂是既有又有,非常的具有可看性。
之所以會有一部分的觀眾覺得《紫川》應該被下架,其主要原因,還是“固有思維”的影響。
一直以來,總有這樣的一種“態度”: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就必須貼切原著,動漫改編的電視劇,就必須一比一還原,只要一比一還原了,就是好作品。
若是沒有一比一還原,就不是好作品,最典型的例子可能就是《畫江湖之不良人》,劇版“不良人”本是一部粗制濫造的作品,卻因“還原度高”,就被推崇。
但后來上映的《少年歌行》證明了:只要劇版拍的好,就算與動漫不一樣,也可以很精彩。
這樣的定律,放在《紫川》中一樣受用,拋開“原著”的影響,只看《紫川》劇版的劇情以及演員的演技,這部戲還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