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形金剛》的賺錢能力,到底有多強? -
6月9日,《變形金剛》系列最新續集電影《超能勇士崛起》會在中美同步上映。自上一部《大黃蜂》(2019年)上映以來,該系列闊別國內觀眾近四年之久。本次新作是續接軟性重啟《大黃蜂》的劇情,其中一大看點是加入了新的正反派角色,不再只是博派和狂派陣營沒完沒了的廝殺。巨無霸和原始獸陣營的加入,極大地擴展了《變形金剛》系列的版圖,觀眾們可以在大銀幕看到童年回憶《超能勇士》被真人化。
行業觀察自媒體“電影溫特”預測,《超能勇士崛起》能達至10億人民幣的總票房,雖然沒法像幾部前作那樣票房大賣,但在目前好萊塢電影在中國普遍失勢的市場現況,它依舊會是今年票房名列前茅的引進片。該系列真正能做到老少咸宜,對成年人來說它是童年回憶,而對兒童來說則是巨大機器人的奇觀。
中國人有多愛《變形金剛》真人電影?2007年至2019年,6部《變形金剛》真人電影共在國內攬下64億人民幣,且三次斬獲年度票房冠軍。當該系列在北美地區口碑和票房日漸下滑的時候,中國依舊是派拉蒙公司最重視和寄予希望的海外市場。而且,《變形金剛》的商業版圖,遠不止這6部真人版電影,它對中國的商業布局,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已經開始了。
《變形金剛》系列最新續集電影《超能勇士崛起》即將上映。
1 不僅會賺錢,還很會省錢
《變形金剛》第一部是當年國內的年度票房冠軍。
2007年上映的《變形金剛》第一部,在國內獲得了2.81億人民幣的票房。這個票房成績放在當下也許只是普通水平,卻是當年國內的年度票房冠軍。同年國內引進的《哈利·波特5:鳳凰社》(1.45億)與《蜘蛛俠3》(1.5億)加在一起才能企及一部《變形金剛》,可見當時該片的火爆程度。首部《變形金剛》作為該系列口碑最好的一部,它的成功源于其極為扎實的前期準備。
根據《變形金剛》第一部的幕后花絮可知,本片得到了美軍大力的設備支援。人稱“爆炸貝”的導演邁克爾·貝,多年來一直和美國國防部有合作,彼此的關系親密到可以讓他的《珍珠港》首映禮在航母上舉行。本次《變形金剛》的拍攝,他再次借助美軍的力量,觀眾們能夠在影片中看到的霍洛曼、科特蘭和愛德華茲空軍基地以及五角大樓,全都是實拍場景。而影片中的CV-22傾轉旋翼機、F-117“夜鷹”隱形機到C-130“大力神”運輸機、C-17“環球霸王”運輸機,這些全都是美軍破例“借”出來拍攝的高端武器。這極大降低了本片的拍攝成本,大約花了1.5億美元,相比于同年同樣是超A級大片的《蜘蛛俠3》(2.58億美元),首部《變形金剛》其實非常“省錢”。
第一部中女主角梅根·福克斯的魅力令人印象深刻。
從美軍處解決好實拍部分,特效部分則交給世界級特效公司工業魔光和香港的數字王國公司制作。再加上女主角梅根·福克斯的性感魅力,大導演斯皮爾伯格擔任制片人,當紅搖滾樂隊Linkin Park演唱主題曲,諸多因素加起來,造就了該系列集口碑與票房于一身的首部作品。知名影評人大奇特評價道:“《變形金剛》系列是那個時代最典型的爆米花大片,演員表演不重要,重要的是技術外殼。邁克爾·貝的元素是爆炸、英雄主義和愛國主義,他特別適合拍《變形金剛》,他把這些標簽又統統揉進《變形金剛》的背景中。”除了導演功力之外,他也承認了該系列對國人的情懷價值:“《變形金剛》是我們80后的成長記憶,尤其是男孩子,我們骨子里對它是有感情的,無論它變成哪一種形式。所以真人電影讓長大一點的我們,以更真實的感受滿足了小時候對汽車人如何具體變身的想象,重新激活了童年時代的記憶。”
一部暢銷全國各地的商業大片誕生了,而這僅僅只是《變形金剛》真人電影在中國賺錢之路的開始。
2 口碑危機與瘋狂植入
首部作品就大獲成功,按照好萊塢的習慣,那得趕緊開拍續集。2009年暑假來臨之際,《變形金剛2》順利上映。本片在中國大陸上映首日便創造了3317萬人民幣的票房新紀錄,首周票房近2.3億人民幣。其后票房以4天過億、8天過2億、12天過3億的驚人速度向上攀升,并在上映17天后以突破3.6億人民幣的票房成績,打破于1997年上映的《泰坦尼克號》創造的全國票房最高紀錄,最終獲得4.3億人民幣的票房。
《變形金剛2》“榮獲”金酸莓獎。
不過讓邁克爾·貝沒想到的是,他一直不滿意的《變形金剛2》竟然是他執導的續集中評價最好的一部。隨后的第三第四第五部,已經讓觀眾對該系列的狂轟濫炸產生審美疲勞。蒼白的故事、泛濫的特效還有動輒兩個半小時左右的時長,順利讓該系列屢次入圍金酸莓獎。很多觀眾表示,已經分不清這些機器人誰是誰,甚至連故事是什么,觀眾看完后都難以想起。由盛轉衰,成為該系列的一個重要趨勢,原本計劃打造的“變形金剛宇宙”,因為《變形金剛5》的惡評如潮被擱置。《大黃蜂》更像是派拉蒙測試這個IP剩余價值的試水之作。
《變形金剛》在北美地區票房逐步下滑的時候,中國這邊的票房卻穩步上升,連口碑最差的第五部都能在中國拿到15.51億人民幣票房。中國一舉成為該系列在海外最重要的市場。懂得審時度勢的好萊塢,必然不會放過我們。在2009年的《變形金剛2》中,片方就試著加入一些中國元素,比如美軍開場在上海與變形金剛大打出手,雖然事后片方澄清并未在上海取景,所謂“上海”只是臨時在美國搭建的場地,但可以看出片方想要試探性地聯動一回中國。不過,該片引進內地時,那些關于上海的短暫鏡頭沒能保存。
在《變形金剛3》和《變形金剛4》中,一系列中國品牌廣告在電影中輪番閃現,李冰冰、呂良偉、韓庚等中國明星也在影片中露臉,甚至連機器人大戰的戰場都安排在了中國香港。這種植入中國元素的行為,明顯是為了討好中國觀眾,然而事后回看,這些植入多少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比如《變形金剛4》出現的大量中國標志性建筑,場景之間的切換背后并沒有什么邏輯,上一個鏡頭是在重慶的武隆景區,下一秒就到了香港的鬧市區。更讓人受不了的就是琳瑯滿目的品牌露出,最搞笑的就是一個逃亡的人,忽然從天臺的冰箱拿出一支牛奶。《變形金剛》系列莫名其妙地成了一部大型中國品牌的廣告片,早在影片上映之前,片方就已在中國盈利。
李冰冰等中國明星在《變形金剛4》中登場。
但片方也因為太過貪心植入了過多的廣告,導致顧此失彼,部分品牌露臉時間不夠,比如武隆景區以“未按合約植入廣告”為由將制片方告上法庭。據媒體報道,派拉蒙曾同意在電影中“醒目地呈現‘中國武隆’字樣”。為此,武隆支付了600萬人民幣的廣告費用,還在2013年特地關閉景區5天供電影拍攝,出錢出力安排食宿,花費高達400萬人民幣。最終,因為片方混亂的廣告植入而沒能滿足甲方條件,武隆景區最終獲賠200萬。
3 變形金剛已不再是簡單的玩具
當大家詬病《變形金剛》廣告成災,我們也要意識到的一點就是,《變形金剛》最早本來就是一個大型廣告,它是美國孩之寶公司與日本特佳麗公司自1984年開始合作制作的玩具產品系列。以它為名的漫畫和動畫,本質上就是為了連帶推銷玩具。
1987年,孩之寶公司找到我國的中央電視臺,負責引進動畫的人看了之后,認為《變形金剛》里有太多戰爭和打斗場面,最終沒有引進。隨后,孩之寶公司又找到了上海有關方面,他們這次強調:免費轉讓動畫播出權利。《變形金剛》在上海電視臺開播后,市面上便開始出現該動畫的周邊玩具,在孩子群體引起了購買熱潮。但由于該玩具價格高昂,只有部分家庭條件優渥的孩子才可能買到一個變形金剛玩具。馮小剛的電影《芳華》中有一個細節,為了表現角色郝淑雯在90年代初的家庭條件優越,讓她的兒子手里拿著個正版的變形金剛玩具。當時變形金剛玩具進入中國后價格高達上千元,就算單個玩具,售價也要數十元到上百元。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987年城鎮居民平均每人每年可用于生活消費的收入僅為 916元,一套“變形金剛”售價相當于普通家庭的1個月收入。變形金剛玩具從進入中國大陸那一刻起,就是一件不惜超前于中國人消費水平的商品。
時過境遷,變形金剛玩具已經不是遙不可及的奢侈品,隨著2007年《變形金剛》電影的上映,變形金剛的玩具迎來了第二次購買熱潮,再一次成為各大玩具商店的香餑餑。變形金剛玩具版本和系列非常多,對于一般小孩而言,也許無需計較太多,但對高端玩家來說,需要花很多時間精力去辨別。正版的變形金剛玩具一般分為美版、日版和國產版等版本,不同版本做工都有不同之處。變形金剛玩具根據產品高度和變形難度還會分為不同級別,當然,價格也會隨之上升。變形金剛玩具的豐富性,恐怕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兒童玩具,可以算得上是一種成年人的收藏。
變形金剛玩具會根據產品高度和變形難度分為不同級別。
近期為了順應新電影《超能勇士崛起》上映的勢頭,廣州一家得到孩之寶授權的第三方開發公司YOLOPARK,正在緊鑼密鼓做著新產品的預熱宣發工作。工作人員表示,近期工作極其忙碌,因為新電影的上映,對產品的促銷有著顯著的作用。該公司在玩具圈有一定名氣,它曾經開發過一個62cm 擎天柱塞星形態可動雕像,售價高達17800元,在變形金剛玩具圈曾引起過熱議。目前,它們幾款新產品的單品官方售價近200元。
除了玩具,《變形金剛》這個IP還授權過童裝、鼠標、手機、學習用品等周邊,它已經發展為與迪士尼、《星球大戰》等IP等量齊觀的商業帝國,而中國已然是這個IP的其中一大市場。中國要想復制學習這套IP經濟的模式,《變形金剛》是無法繞過的一個對象。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