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博《長空之王》首映禮哭了,3個關鍵詞構成看點、淚點和燃點 -
《長空之王》原定4月28日上映,自4月23日點映開啟,點映及預售票房已近7000萬,豆瓣熱評已有1w多條,這個成績,可以說非常耀眼了。
本人有幸參加了北京的點映禮,看完電影,聽完幾位主創,尤其是王一博 和胡軍 等人的分享,我感慨良多。
《長空之王》應該可以作為一個非常成功的職業科普片,帶領觀眾們,走進試飛員的世界。
親情、夢想、職業,是這部電影的三個重要關鍵詞,構成了看點、淚點和燃點。
(1)看點:試飛員,也是一項崇高的職業
試飛員,一個被大眾忽略的職業。
提起這三個字,不少人會一頭霧水,是測試飛機的工作人員嗎?
《長空之王》帶我們認識,試飛員這一偉大而神秘的軍種。
影片開頭就是一段驚險刺激的空戰,駕駛著三代戰斗機的
在幾千米的高空之中,雷宇鎮定地處理著各種應急狀況,成功回到了基地,而這一極限行為,也獲得了試飛大隊隊長
然而試飛要做的,是挑戰極限,需要模擬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情況下,飛行員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帶回飛行數據,在這基礎上進行調整修改。
第一次試飛時,雷宇在極限的狀況下,選擇了棄機跳傘,而同在一個機艙的張挺,臨危不亂地處理完問題后,駕駛飛機回到了基地。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這一次試飛的數據卡,是空的,雷宇在慌亂之中,忘記了數據卡的事情,導致這一次試飛,白飛了。
在極限的環境里,面臨極限的身體條件,要保持清醒的思考和敏銳的操作,克服生理極限,為幾行數據、為未來的戰斗員而戰。
這是中國影史上,第一次,把試飛員驚心動魄的工作過程,搬上大銀幕,填補了這段空白。
接近兩個小時的觀影時間,現場觀眾完全被影片磅礴的飛行畫面,真實的飛機,以及快速的敘事節奏震撼住了,不同于過去傳統主旋律,《長空之王》做到了真實。
散場時邊上的中年男性和朋友說,這個票價來看飛機,都是值的。
(2)淚點和燃點:親情與夢想的矛盾
雷宇是一個年輕氣盛的天之驕子,他是狂熱的飛行愛好者,對飛機和飛行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帶著這種熱愛,他報考了航校,成為了飛行員。
而在這背后,是母親整夜的擔心受怕和以淚洗面。
當雷宇僥幸活下來后,父母來基地看他,希望他回家,成為一個普通人。
經歷了生與死的考驗,雷宇知道他的命早已不只屬于自己,他沒有辦法放棄,他沒有辦法只為自己而活著。
父母在,不遠游;
雷宇的父母和中國傳統父母一樣,并不要求兒子做多偉大的事情,有多了不起的成就,他們只希望雷宇是一個尋常人家,成為萬家燈火中的那一家,過完平凡而普通的一生,平安健康就好。
然而雄鷹先天就屬于藍天,每一根羽毛都閃爍著勇敢的光芒,這樣的人,天生就屬于藍天,于是游必有方,雷宇選擇了戰斗回到了試飛大隊。
而父母也從他的選擇里看到了勇氣,從被動地接受選擇了主動理解。
一生要強的父親,并不懂試飛的條件有多惡劣,多危險,在離別之時,他只能站在樓梯口,叮囑兒子:注意天氣。
這大概是一個父親給試飛員兒子,最無奈而又最飽含愛意的掛念。
大多數人在閻王面前撿回命后,會有嚴重的PTSD,雷宇也不例外。
在事件復盤后,雷宇再次挺身而出,成為了主駕駛,這一次,在經歷同樣的問題時,雷宇突破了自身的極限,帶領后架,回到了基地。
雷宇是一個復雜、獨特的人。
而正是這樣的一個人,成為飛行員戰斗時最后一道防線,用生命去測試每一架飛機,寧愿在測試時與飛機同生共死,也不愿在未來的戰場上,看到飛機被敵人所擊落。
雖千萬人,吾往矣!
而在雷宇的成長過程中,有一個人發揮著極其關鍵的作用,那就是隊長張挺,一個飛了十幾年的老飛行員。
操作精湛,臨危不懼,無論是多惡劣的環境,多危險的狀況,張挺都可以成功起飛降落,數次和死神擦肩而過。
他知道他老了,所以把更多的心血放在了培養年輕人身上。
他會藏起雷宇的調回申請、把首席的位置讓給鄧放、帶年輕人們去公墓緬懷前輩、給他們包餃子做飯,讓這群遠離家鄉父母的孩子,感受到關心與掛念。
張挺這個角色,是中國空軍自建立起,每一個向死而生的飛行員的縮影:他們不懼死亡,無愧于自己的職業與身份,把最清澈的愛獻給了國家。
唯一有愧的,只有自己的家人。
妻子奔波留下的車票,與兒子失約的諾言,沒能在父母膝前盡孝的無奈,在張挺身上,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
在生命的最后關頭,把生的希望留給雷宇,自己駕駛著飛機飛往無人區,他看著太陽的光,流下眼淚,也留下最后的遺言:爸、媽、老婆、兒子,我愛你們。
電影的最后,露天球場里的小孩快樂地踢著球,觀眾席上爆發出鋪天蓋地的掌聲和歡呼,抬頭,雷宇駕駛著飛機,帶著戰友們拉出彩色的煙,為這場球賽喝彩。
這就是張挺、雷宇、數萬人堅持的,守護的,渴望的。
他們希望的,不過只是一個和平的家國,安居樂業。
(3)王一博和胡軍的表演,給電影加成不少
娛樂圈最近流行老少配,“老”演員帶“新”演員,這樣的組合,既能充分保證演技,還能確保影片的流量和曝光度,喜聞樂見。
電影里,張挺和雷宇相輔相成,而影片外,王一博和胡軍的表演,也是這樣。
王一博的表演有了很明顯的分成,青澀、倔強、熱血、堅持、放棄、勇敢,在雷宇的每一個階段,王一博都很優秀地完成了表演的內容,將雷宇這個角色,呈現給觀眾。
他放下了太多的偶像包袱,在這部電影里,已經初具成熟演員的質感。
他就是雷宇,只有他才能演好雷宇,這就是演員和角色的互相成就。
王一博的演繹讓我再一次堅信,給青年演員機會,他們身上有一個宇宙,可以迸發出巨大的能量。
從春節檔的《無名》,到五一檔的《長空之王》,王一博的進步肉眼可見。
而胡軍老師的表演,也是游刃有余。
這些年,他一直參演主旋律電影,為我們貢獻了無數精彩的角色,留下許多高光時刻。
他對自己定位十分清楚,從前,他是偶像劇里的男一號,如今,他是正劇里的前輩。
無論是戲里戲外,他都是“張挺”。
結語
片尾,有個小小的彩蛋,其實是王海烈士的語音,和張挺在影片中的表現不謀而合。
至于具體說了什么,就等大家到電影院看完,才會知曉啦。
一直到字幕緩緩升起,影院的燈亮起,我們仍然沉浸在影片的淚點燃點爆點之中,久久無法忘懷。
祖國,終將會記住那些忠誠于他們的人。
致敬每一位為祖國奉獻青春、熱愛與生命的人。
五一檔期,抽出兩個小時,去影院觀看這部蕩氣回腸驚心動魄的《長空之王》,相信絕不會令你失望。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