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嘴就夸,還讓不讓她好好說話 -
最近劇宣的熱搜,多了個新方向。
“夸原聲”。
猶記得,前幾年大家還在吐槽演員配音泛濫。
群眾的監(jiān)督起作用了?
肉叔想潑盆涼水。
國產(chǎn)原聲,還不到叫好的時候。
01
偶像內(nèi)卷新指標:原聲出演
去年@收視率研究中心匯總了一波“全部古裝電視劇非原聲演員”。(統(tǒng)計截至2022上半年)
那些長期制霸屏幕的演員們原聲率成績相當亮眼:
迪麗熱巴、鞠婧祎、劉詩詩、唐嫣、王鶴棣、任嘉倫、許凱等古裝劇原聲率為0。
圖源@收視率研究中心
演員原聲配音之少,以至于大眾為此造詞:演貝。
這早是一個被詬病已久的國劇亂象——
演員母語出演的劇,卻要找別人來給自己配音。
“聲、臺、形、表”作為演員的基本素養(yǎng),原本是樣樣不能少,卻反倒輕易被剔除了兩項。
(可能實在看不下去了)廣電總局在2022年5月出臺了《演員聘用合同范文本》,明確規(guī)定演員應完成配音工作,若不能自行完成配音工作,要自己掏錢請配音演員。
2.2.3 配音工作:演員方應按照約定的時間地點完成該劇的后期配音及相關(guān)后期制作工作,如演員方無法按照甲方要求 (未能按時配音或配音質(zhì)量欠佳等)完成配音工作的,演員方同意甲方有權(quán)為演員方出演角色選擇專業(yè)配音演員進行配音,相應成本(如配音酬金、差旅、食宿等)由演員方承擔,或在支付給演員方的片酬中予以扣除。
于是,國產(chǎn)劇配音開始進入2.0階段——演員原聲配音。
國產(chǎn)劇演員原聲出演的比率有所增加,演員尤其是古偶&現(xiàn)偶的愛豆系,都在努力原聲出演,甚至連某些千年不原聲的演員開始洗心革面。
比如原聲率只有23%任嘉倫,手握9部年代+古裝劇作品,在去年終于有了第一部原聲配音的年代劇《請君》。
許凱,出道7年來,他有且唯一一部原聲配音的電視劇,是2022年《愛的二八定律》。(太難得了
還有原本逢古裝就上配音的宋威龍,2023的《君子盟》也原聲出演。
再比如最近力爭轉(zhuǎn)型的趙麗穎,去年連續(xù)三部新作都是原聲。
圖源@新京報文娛
看到這可能你會想,內(nèi)娛終于撥亂反正。
開頭的熱搜肉叔我還沒列舉完呢。
但凡有原聲出演的愛豆,劇方/藝人方恨不得拿個大喇叭上微博廣場大喊:快看啊,我們原聲啦!
夸贊的句式也統(tǒng)一:“xx原聲臺詞爆發(fā)力/感染力/壓迫感/好聽/好哭”。
粉絲更是了不得。
原聲就是厲害,就是能打。
明明只是做到了分內(nèi)事,熱搜歡天喜地地仿佛完成了什么了不起的任務。
是的,只是做到。
02
演員原聲來了,問題解決了嗎?
早在2016年,配音演員夏磊,曾在TED X的演講中分享過一組數(shù)據(jù):
2015年國產(chǎn)電視劇總產(chǎn)量15320集,438部,加上引進劇,需要配音的劇集有80%以上。而實際上,他認為這個數(shù)據(jù)”應該在95%以上?!?/p>
配音演員的存在,除了彌補環(huán)境音的嘈雜和修飾錯音外,還需要幫原聲不合格的演員遮丑。
當演員們紛紛亮出真身,各種問題也就一一暴露。
1. 吃字型。
讓你夢回英語四六級聽力考試現(xiàn)場,再度感受被聽力支配的恐懼:
咬字不清的毛病在內(nèi)娛仿佛有人傳人現(xiàn)象,不看字幕半天反應不過來是在說啥。
某凱的《愛的二八定律》。
我試過不帶字幕刷了一集,感覺這套卷子我撐死也就聽對5成吧。
最高難度的考題,當屬這段本該是重頭戲的念詩告白。
每句開頭三四個字我還能勉強對上,但句末的字永遠突然輕聲飄散在空氣中。
窗外更深**
今夜落花**
某博《冰雨火》。
他不著急的時候我都有點聽不懂,當他著急地瘋狂輸出時,我就知道我該徹底擺爛了——
@#%*@*#(語音加密中)
鐘大哥的《今生有你》。
雖然他吻戲很棒,演技也沒拖后腿,但口音始終是硬傷。
內(nèi)地發(fā)展十余載的他,港普依舊沒得救,苦情戲順利逆轉(zhuǎn)成搞笑秀:
你就不用炸(嫁)給那個姓孫的!
(此處讓我們掌聲送給李小冉,職業(yè)素養(yǎng)很到位,就這她都不帶笑場的)
2. 全吐型。
讓你夢回小學早讀現(xiàn)場,再度感受被班主任盯著念課文的恐懼:
妥妥的字正腔圓,分分鐘“詩朗誦”范兒走起。
《人生之路》里的小沁同志。
劇里的設定是小學畢業(yè)的小村姑,臺詞念得鄭重其事,每一個字往外吐都要用嘴周所有肌肉。
你??伞G?。萬。別。這。么。說。
我。哪。有。那。本。事。啊。
是。你。自。己。爭。氣。
類似朗誦風表現(xiàn),喬某在《嫣語賦》里也有同款。
配合上她的演技,感覺這段她看起來就3歲不能再多了。
3. AI型。
夢回肉叔中學時代考文言文斷句的恐懼。
來,一起品品這些謎之斷句。
《落花時節(jié)》里的某興。
他飾演的復仇心機boy在情急關(guān)鍵之時,表現(xiàn)得宛若智障,極其僵硬地結(jié)結(jié)巴巴說臺詞:
所以...所以我分析 啊
這個...鵝...簡宏成他 啊...
他啊/估計是/礙于情面
摸不清斷句邏輯。難道這就是音樂人的“節(jié)奏感”???
4. 催眠型。
之前因《請君》被嘲上熱搜的阿超,早在《一生一世》我就想吐槽他的原聲臺詞了——
每說一句話要嘆上三口氣。(如果他去演催眠大師,那我是服的
但那天早上六點嗐...
實驗室里嗐...一個人都沒有...
卻發(fā)生了爆炸...
半個實驗室都炸沒了嗐...
救命,誰能給他安排個呼吸機嗎?
5……
未完待續(xù),歡迎評論區(qū)補充。
當然,肉叔把這些案例拿出來說,意不在嘲。
我們當然需要肯定這些演員們愿意原聲出演的敬業(yè)負責。
敢暴露,才能談進步。
03
什么才算好臺詞?
作為一個觀眾,肉叔覺得好的臺詞,首先需要讓人聽得清;接著能準確表達角色情緒,如果還能讓人物綻放出角色魅力,那就更錦上添花。
就說蔣欣的華妃。
一開始華妃這個角色,導演連試都不打算讓她試,覺得她看起來就不夠跋扈。
結(jié)果,蔣欣一張嘴說華妃那句詞:“哭哭哭就知道哭”,當天就被定下演華妃。
后來的故事咱就都知道了,蔣欣AKA天選華妃。
她有華妃出身尊貴的傲,也有愛而不得的卑。
下令打廢妃子時,她臉上輕描淡寫,嘴里優(yōu)雅卻字字狠厲地念到:那就賞夏常在一丈紅吧。
她傷心懷不上孩子,咽著酸黃瓜假裝孕吐時,說了兩次“本宮吐了”,一次更比一次心酸悲憤。
《狂飆》,高啟強。
張頌文對角色臺詞的設計就精細到了三個階段。
還是個人微言輕的小魚販,高的吐字輕柔,音量也不大。
偶爾還會帶點鄉(xiāng)音。
大步攬過(幸運地躲過災難)
第二階段,勢力初成,霸氣外露。
中氣足了,嗓門高了,擲地有聲。
告訴他,我想吃魚了
第三階段,藏在“老百姓”皮下的猛虎。
吐字亮堂有底氣,但音色和分貝都往“平易近人”的標準靠。
陣線拉長的電視劇,臺詞的爆發(fā)不如電影。
這就不得不提到拿過三次奧斯卡影后的麥克多蒙德,在《三塊廣告牌》中她飾演一位喪女母親。
她全片幾乎從不落淚,剛強又偏執(zhí)。
當廣告牌著火,她仿佛覺得自己最后的希望也要被燒成灰燼,于是扛起滅火器往前沖。
兒子再三阻撓,她回頭,一句帶著哭腔的悲吼,把全片情緒推到高潮。
我們在那一刻都猝不及防地,被一個心碎的、絕望的、悲憤得無處釋放的母親給打動。
羅比!
演員的表演功底,除了看肢體,還得聽臺詞。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表演獎都有規(guī)定,不是原聲的拿不了獎。
孫儷當年因《甄嬛傳》與“白玉蘭視后”失之交臂;周星馳也曾因國語配音,而與金馬獎影帝擦肩而過。
音色、氣息的問題,能通過訓練調(diào)整。
只要肯下苦功,基礎弱不是問題。
不是科班出身的孫儷,臺詞基本功在中戲老師看來沒什么太大bug。
因為她夠重視。
提前半年拿到劇本,理清楚臺詞,標重讀,正確斷句,在理解的基礎上輸出。
甚至,連口音都能克服。
張頌文剛上北電那會,他張嘴就是一口廣普,口音糟糕到去食堂打菜阿姨都聽不懂他點啥,搞得老師給他下通牒:要是他四個月內(nèi)普通話考試不過關(guān),就得卷鋪蓋退學。
咋辦?
他只能費盡心思地苦練。
別的學生開始學表演,他深夜還窩在角落里練繞口令。
為了練習卷舌音,他專門含著石頭說話。
結(jié)果功夫不負有心人,他不僅過了考試,最后以全屆專業(yè)第一的成績畢業(yè)。
包括拿石頭含在我的舌頭里面
因為他們說你廣東人口條不行啊,不會卷舌
來內(nèi)地拍戲的胡杏兒 ,曾經(jīng)也有“渣渣輝”們同款口音煩惱。
她演的劇,大部分都是配音。
2016年《領(lǐng)養(yǎng)》,用的是配音
現(xiàn)在呢?
上綜藝,被陳凱歌夸,以為她在內(nèi)地長大。
演劇,已經(jīng)能原聲出演。
標準清晰到被觀眾夸。
這,是她苦練14年的結(jié)果。
我沒有特意請過老師,但我會把自己放到普通話的氛圍里。小時候聽鄧麗君的歌,也有朋友說普通話,包括入行后有很多普通話媒體的采訪。2009年在內(nèi)地拍戲的時候我就逼迫自己一定要用普通話來演,讓我助理標出平舌翹舌,去糾正自己的發(fā)音。
尤其是對戲的時候,如果我說廣東話,對手演員說普通話,我會擔心我們倆之間的交流會有問題。其實就算很難的臺詞,我逼著自己一遍一遍去說,也會說得越來越好。
內(nèi)娛流量時代發(fā)展至今,觀眾早已對“劣幣驅(qū)逐良幣”的行業(yè)生態(tài)厭煩已久。
演員動作戲有替身,身材有“肌肉衣”,臺詞有“配音”,而必須靠自己的面部表演還還常?!盁o表演”(AI演技)。
說到臺詞,奇葩也不少。
譬如之前夏磊在TEDX演講里提到的“biubiubiu先生”——
抗戰(zhàn)劇里,演員跳出戰(zhàn)壕端著搶說的詞是“biubiubiu”。
2016年金星在節(jié)目里曝出“數(shù)字小姐”——
連臺詞都不背了,開機直接念“一二三四五六七”。
……
這背后的原因,當然不止演員的懈怠,還有唯效率圖流量的大環(huán)境造成的死循環(huán)困境——
為了壓縮時間和設備成本,大多片場不會選擇錄同期聲,而是采取后期配音這種更高效的方式;專業(yè)配音員的效率高成本低,性價比高于某些演員;演員因拍攝節(jié)奏導致軋戲無時間背詞......
總之,快餐國劇下表演的“根基”在被流量沖擊。
幸好,我們來到了第二階段。
且不說這些熱搜是否名副其實,甚至本末倒置。
但稍許欣慰,對原音出演的“吹捧”,至少是一個信號,他們終于重視起來了。
原聲彩虹屁不可怕。
被彩虹屁哄到故步自封,沾沾自喜,才是真恐怖。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