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3》的劇情應該怎么發展? -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電影《流浪地球1》斬獲了近47億票房,刷新成為了中國電影票房總榜第五名。
今年的《流浪地球2》加入劉德華 后,同樣也是穩居前二,當前實時票房超35億。
作為叫座又叫好的系列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到底說了什么?未來的走向是什么?那么,今天基于原著小說,來聊聊那些充滿猜想的后續吧!
《流浪地球》系列,是劉慈欣老師創作的中篇小說,首次發表于《科幻世界》2000年第七期,2000年就已經有這樣張力的想象力,真心敬佩咱們的劉慈欣老師啊。
流浪1和2有關系嗎?有!流浪2其實是流浪1的前傳。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流浪2講述的是地球物理學家發現400年后將會發生太陽危機以來,人類提出了無數的自救計劃,最終鎖定包括了四種計劃:移山計劃、方舟計劃、逐月計劃、數字生命計劃,最終由中國提出的流浪地球主計劃,提出讓地球的自轉停止,將建造1萬座行星發動機的時代背景,在打敗MOSS下最終成功實施。我們稱這個時代叫剎車時代!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流浪1則講述的第二代人的故事,我們稱這個時代叫逃逸時代。故事背景設定在2075年,流浪地球即將離開太陽系,當地球加速接近木星,為了修好發動機,阻止地球與木星相撞,利用木星的引力彈射進一步加速,全球開始展開飽和式營救的劇情。
那么猜想來了,第一二部基本上按照原著基本精神來拍攝,第三部或者未來肯定也離不開小說原著的主線,整個過程主要會分為五大步驟:
01、剎車時代(停止):讓地球停止自轉,建立行星發動機,把噴口對準和地球自轉方向相反的方向,全力讓地球停止自轉;
02、逃逸時代(離開):啟動行星發動機,加速到逃逸速度,逃脫太陽系向外飛行;
03、流浪時代I(加速):地球進入外太空,在星際空間中加速前進,飛向4.22光年外的比鄰星;
04、流浪時代II(減速):當地球快要接近目標后,調轉行星發動機進行減速,同時讓地球重新獲得自轉;
05、新太陽時代(新生):泊入軌道,讓地球被的比鄰星所捕獲,最終人類將擁有新的“太陽”,新太陽時代也將開啟。
按照小說走勢的結果是非常慘烈的,流浪時代I和II,人類在久而久之的流浪里產生了思想分歧,幾乎全軍覆沒,結局可想而知,然而原著的結尾沒有交代最終結果,也是希望給大家一個希望吧。
不過我猜,電影的世界一定是勝利的:人類help人類!中國help全人類!《流浪地球3》劇情猜測應該是在外太空流浪過程中發生的碰撞躲避、流浪歲月里人性的起義、加速到減速切換的橋段。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我最后一次到達地面是十多年前,我老淚縱橫,回憶和暢想地球的使命。地球發動機將不間斷地開動五百年,到時地球將加速至光速的千分之五,然后地球將以這個速度滑行一千三百年,之后地球就走完了三分之二的航程,它將調轉發動機的方向,開始長達五百年的減速,地球在航行兩千四百年后到達比鄰星,再過一百年時間,它將泊入這顆恒星的軌道,成為它的一顆衛星。”(摘自流浪地球)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