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色芳華》口碑崩壞,3集就有9個槽點,楊紫的臉成吐槽重災區 -
楊紫和李現確實所向披靡,《國色芳華》開播后很快破紀錄,平臺熱度榜超過《大奉打更人》穩坐第一,截至發稿豆瓣短評已經超過7000條。
未播即爆,片頭廣告多達6個,但口碑卻和高熱度成反比,《國色芳華》遭大量網友批評和抵制,可以說口碑嚴重崩壞。
豆瓣有很多高贊差評,比如這條:
那個女人又帶著她“傾國傾城”的人設,“撕心裂肺”的演技,“鋪天蓋地”的宣傳,“低智無腦”的古偶來了。可是再精美的包裝也掩蓋不住答辯一樣的瑪麗蘇劇情,愛上那顆“美妝蛋”是劇內外所有男人的宿命…
還有這條:
又是一部打著大女主旗號的嬌妻古偶。。楊紫單獨磨皮太明顯了,鼻子都快看不見了。。開大磨皮大濾鏡還是掩蓋不住的腫臉和法令紋,唉,演員果然不能do臉。
針對楊紫那張臉吐槽的內容很多,比如有觀眾吐槽“再也不想再看楊紫了”、“離開磨皮濾鏡活不下去”、“為了照顧女主的僵臉濾鏡太重了”。
狗血劇情也是吐槽重災區:
也太R智了,縣主當著所有人的面兒和有婦之夫屢屢調情,這合適嗎?搞什么play?披著古裝劇的狗血四角戀。
《珠簾玉幕》姐妹篇,劇情又俗套又無聊,內娛古偶解綁網文寫不出原創劇本。
吐槽歸吐槽,平心而論,《國色芳華》一口氣看完三集,優缺點都很明顯,先說優點。
畫面非常養眼、置景、道具、服裝、光影的運用均屬上乘,質感很棒。相比那些仙俠、玄幻劇,《國色芳華》明確年代,古裝落地,這向來是國內制作團隊擅長的領域,在增強質感上可謂游刃有余。
從片頭到正片質感都很好,以第一集為例,沒有賓客、簡陋的迎親處處都很到位,后面劉宅內的一應戲份,從構圖到場景布置質感都很好。
攝影和用光密不可分,二者相輔相成,祈福的這場戲打光很用心,頂光打下來的質感很好。
而之后的各個場景,從滿園的牡丹花,到宴席上的兩次表演,導演確實花了心思,畫面賞心悅目。
但是,這些本是用來錦上添花,一部劇最核心的還是劇情,畢竟劇本是一劇之本,以及人物設定,這兩方面《國色芳華》實在槽點很多,看完三集忍不住吐槽,《國色芳華》簡直就是披著一層雍柔華貴的表皮拉了坨大的。
下面簡單拉片細數一下這部劇的槽點。
槽點1:娶媳婦還是拉個仇人進門?
《國色芳華》可以說從第一場戲開始,就會讓人忍不住不斷罵“鬼扯”,劇本寫的實在糟糕,基本所有橋段都沒有邏輯,角色人物動機詭異,編劇拍著腦袋效仿狗血短劇寫出來的劇情,自己都無法自圓其說。
就來說第一場戲,新媳婦過門,馬車隨從一大堆,嗚嗚泱泱到了劉府。話說老兩口是給兒子娶媳婦,不但白得個黃花閨女,還順帶著豐厚的嫁妝,就算裝裝樣子,也應該給新兒媳一個好臉色吧?
結果從一開始,老兩口就一副尖酸、刻薄的樣子,實在與理不通,娶媳婦不是一錘子買賣,既然想要通過兒媳不斷吸血,裝樣子也應該裝一下吧?
這一段幾乎處處都是槽點,還有那個新郎,他心里很清楚要靠妻子給他仕途鋪路,新婚夜就這樣冷臉,一副嫌棄的樣子,擺出這副樣子給誰看?
說官商階級分化嚴重可以理解,但當地的官家大戶娶商賈女兒為妻這件事本就人盡皆知,根本不可能瞞住,所以整個迎親那一套沒有任何意義,完全可以推翻,邏輯是不通的。編劇根本就是在效仿狗血短劇,生拉硬扯人物對立而已。
槽點2:劉暢的狗血大戲
往后看基本每一場戲都想吐槽,每一句臺詞都很降智,劉家哪里是娶媳婦過門,就算對奴才都不至于這樣,老夫人先是苛責一番,搶了丫鬟的玉佩,接著就讓兒媳籌錢給兒子的仕途鋪路。
有這樣的爹媽怎么可能有像樣的兒子,每天耳濡目染的,劉暢你什么不懂?在媳婦面前還要裝清高,這不就是又當又立嗎?《國色芳華》這人設、這劇情,是在哄三歲小孩玩呢。
槽點3:跪10個小時?
何惟芳去福云觀為劉家祈福,成為老夫人的扯線木偶,還要被老媽子在旁邊監督,這樣的橋段沒問題,但跪5個時辰?編劇是不是不知道5個時辰是10個小時?你怎么不自己試試,就算是金剛的膝蓋,跪10個小時也受不了吧!這樣的狗血戲碼真把我看笑了。
槽點4:一晚完蛋,妙手回春
牡丹花對應楊紫在劇中的名字,有明顯的象征意義,也是決定劇情起承轉合的重要元素。在這一塊,編劇依舊大肆渲染短劇般的狗血戲碼,完全不講邏輯、沒有道理,牡丹本是兒媳陪嫁之物,結果老頭招呼都不打,說挖就挖。如果是專業的園丁,我不理解怎么一夜就會凋零成那副樣子,而何惟芳又如何妙手回春,又過了一天便悉數怒放?真的是想一出是一出。《國色芳華》真的太多橋段讓人出戲了。
槽點5:縣主的人物動機與理不通
縣主和劉暢有舊情,被父親阻撓愛而不得,夫君死了守活寡重獲自由,到劉家和劉暢相會。于是就有了這一幕,眾目睽睽之下占了何惟芳的位置,問就是想離你近一點,一旁圍觀群眾的議論和嘲笑置若罔聞,就想問,你不要臉嗎?
縣主好歹是有頭有臉的上流人物,李現飾演的蔣長揚是奉寧王之命陪同,足見其身份之高貴,而且縣主后面還有她的父親,縣主在外行事代表的也是父親的臉面。和舊情人親近肯定是私下來,如此明目張膽,實在太扯了。
這還不算,后面還有公然拉扯、爭風吃醋等一系列槽點。
槽點6:花鳥使公開索賄,下人隨意調侃
從前三集來看,李現飾演的“花鳥使”可能是寧王的白手套,馬車空著出來,然后滿載而歸,替寧王搜刮民脂民膏。但這種事情千百年來都是暗中交易,哪有像他如此高調、張揚,當著所有賓客的面公開索賄?
后面何惟芳要玉佩那場戲,他的下人穿云隨意調侃,這是一個下人能說的?沒有尊卑,隨口就來。
槽點7:前后不搭、劇情缺失
到了第三集,狗血大戲一場接著一場,公公要賣掉何惟芳的兩件鋪子,帶著下人圍追堵截,導致玉露落水身亡。人都死了,何惟芳的鋪子到底怎么說,到底有沒有去收回來?結果轉場就是讓人下葬了、墓碑也做好了,開始在墳頭悼念,看到這忍不住問,鋪子不管了嗎?
小的邏輯問題都懶得說了,既然是何惟芳帶過來的嫁妝,那鋪子主人應該寫何惟芳沒錯吧?要賣掉鋪子不需要何惟芳簽字畫押?但這部分完全缺失。
槽點8:從百依百順到針鋒相對,之前干嘛去了?
玉露死后,何惟芳仿佛突然覺醒了,開始和劉家清算,索要被敗光的嫁妝,以及要回兩家被賣掉的鋪子。
這里毫無邏輯的人物反轉,差不多把前面的劇情全都推翻了。這很讓人困惑,如果過門的兒媳有索要嫁妝的權利,那婆家為什么可以隨意動用嫁妝以及寧可淹死下人也要賣掉鋪子,不怕兒媳算賬?
何惟芳只是死了丫鬟,處境可以說變得更壞了,既然這時可以針鋒相對、公開和劉家反目,那開始干嘛去了?劇情交代她母親早就病死,劉家已經沒什么能拿捏她的了,這么久的忍氣吞聲又為了什么?
槽點9:這妝容、這演技,哪來的底氣尬吹啊!
看完三集,從第一場戲,楊紫拿掉扇子露臉的那一刻開始,我就不敢細看她了。
所有豆瓣上對她容貌、妝容、磨皮的差評,我相信都不是黑粉惡評,她的妝的確難看,太不自然,而且妝化的太厚,仿佛戴了個面具在臉上,而且還很顯老,五官也不太自然。
這樣“臉僵”就談不上什么演技了,第一集楊紫和李現第一場對手戲,情緒都是錯的,兩個人把追打變成了調情,最后分手的那一幕,楊紫就快忍不住笑出來了,怒氣一點沒有。涂了紅嘴唇的李現妝比楊紫好點,但演技同樣拉胯。
按照前三集的調性,后面基本也是沿著狗血四角戀往前推進,套著女性搞事業的殼,其實還是古裝言情劇的老一套,已經沒動力追下去了。口碑崩壞不冤枉,但熱度高、給資方賺錢,《國色芳華》就找到了存在的意義,而這部劇和劇中的演員們,不過都是資本的籌碼,在他們眼中,作品質量,一點也不重要。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